我的人工不是我的?

公民黨立法會議員見記者,被問到疫情下,會否捐人工協助市民時,表示對捐錢持開放態度,但若要捐錢,只會捐給有需要的人士及黃色經濟圈。
有記者追問:「為何只捐給黃色經濟圈?全港市民都正在受苦!為何要利用公帑幫助黃色經濟圈?」
議員回應:「錢是我們的,是屬於我們的工資。」
記者追問:「錢俾左你就係你的?」
議員們一臉費解……

究竟議員的工資是否公帑?究竟我的工資是不是屬於我的?僱員獲得工資報酬後,是否需要向僱主申請才可使用?雖然記者的問題被指欠缺常識,但亦不妨藉此機會討論一下產權的概念。

淺談私有產權
經濟學上,私有產權(Private Property Rights)是指對私人擁有物品的獨家使用權、獨有收入專屬權及轉讓權 。 在這情況下,以上述事件為例,當議員獲得薪金時,他有該筆薪金的獨家使用權,可以自由決定如何使用薪金;他亦有該筆薪金的轉讓權,可將其薪金轉帳給他人。最後,由於代表他有該筆薪金的獨有收入專屬權,若他將該筆薪金用作投資,投資獲利所獲得的回報,亦會屬於他。

香港的產權制度承襲自英國,多年來實行市場經濟和私有產權,議員自然可自由決定如何使用該薪金,縱使記者未必同意其用法,亦無權干預。

假如我的工資不是屬於我的
假如僱員獲得工資後,卻沒有自由使用這筆工資的權利,如使用時需經過政府審批,試問這筆工資對僱員來說還有意義嗎?這意味僱員的可支配收入(Disposable Income)下降至零,其效果相等於政府向僱員徵收100%薪俸稅。入息稅稅率上升會帶來抑制作用,因此可以推斷,僱員工作意慾將大幅下降,即使仍要工作,你能想像他們的工作質素如何嗎?

結語
經濟學之父亞當斯密(Adam Smith)曾說過:「我們有指望吃一頓晚餐,並不是因為肉販、釀酒師或麵包師傅大發慈悲,而是因為他們關心自己的利益。」私有產權的存在正是為了保護個人的利益,讓資源被分配到最高價值的用家手中。若你的零用錢沒有受私有產權的保障時,這還是你的零用錢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