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防控疫情,港府推出一系列措施,包括禁止外地旅客到港、限制食肆入座人數、以及規定座位與座位之間距離至少 1.5 米等。這些政策下無疑重擊飲食業,各食肆只好推出不同策略求生。這些求生策略背後有甚麼經濟理論支持?為甚麼有些食肆能繼續經營,有些卻只能倒閉?
邊際行為及「全量或零量行為」
首先,食肆決定繼續營運還是結業,須考慮經濟學上的邊際行為(Marginal Behavior)以及「全量或零量行為」
(All-or-Nothing Behavior)。邊際行為是指廠商仍然生產,只是因邊際成本或 / 及邊際收入的改變,從而增加或減少產量;至於「全量或零量行為」,是指因固定成本的改變,從而令廠商決定繼續營業還是結束營運。先說邊際行為方面。疫情之下,市民減少外出,對食肆需求下跌,令食肆的邊際收入由 MR1 下降至 MR2(為了簡化,假設食肆為受價者),因此,利潤極大化的產量會由 Q1 下降至 Q2(注:文憑試並不考核受價者的成本收入圖)。若在 Q2 下,其平均可變成本高於邊際收入(即平均收入),食肆在短期內便會面對虧蝕。此時,食肆或直接倒閉(如廠商 A),又或者暫時停止營業。然而,有些廠商在短期內仍然有利可圖。雖然若其平均成本長期高於邊際收入(即平均收入),食肆只會在短期內有盈餘,長期仍會面對虧蝕(如廠商 B)。而即便如此,它們的利潤極大化產量也會因需求下降而由 Q1 下降至 Q2。這便是邊際行為的改變。
另一方面,港府推出抗疫基金,一筆過資助食肆 8萬元或者 20 萬元,由於此資助並不會改變其邊際成本,因此並不影響邊際行為,只會改變全量或零量行為。
成本黏性效應令部份成本難以變動
如上所述,食肆的利潤極大化產量改變,因此它們須採取不同策略,期望把成本降低,損失減少。例如為了開源節流,有些會減少購買食材、有些會減少聘請兼職,更甚迫於無奈要裁員。然而,有些成本卻無法即時作出調整,例如店舖租金。由於食肆與業主簽定的合約通常以一年計算,因此除非該食肆即時倒閉,否則難以調整成本。經濟學上稱這現象為成本黏性效應。成本黏性效應是指即使產品價格改變,但由於某些成本具頑固性,即未能即時調整,以致成本及價格的改變不相稱。故此便會出現上段情況,廠商A於短期內利潤未能大於可變成本,因此便會即時倒閉;而至於一些暫時停止營業的食肆,便因為廠商考慮了如裝潢成本等難以即時調整的成本過高,因此唯有暫時營業以「止蝕」,亦預期在不久將來能重新營業。
從外賣打折看供需變動
而雖然限制入座人數和座位安排等,令食肆的供應減少。然而,這些措施並沒有影響食肆外賣的供應。從圖二中可見,堂食的需求和供應同時下跌,若需求下跌的百分比與供應下跌的相若,堂食價格只會輕微下降,或者維持不變。另一方面,由於市民不願意出街,外賣送上門的需求有可能會上升,故此價格未必有太大變動。然而,自取外賣由於需求下跌,而供應卻沒有改變,因此價格便會下降。所以,現實中可見,不少食肆的堂食的價格沒有太大變動,但積極推出外賣折扣,尤以自取外賣的折扣更為多見。
從改變銷售地點看三個基本經濟問題
除了一般食肆外,一些特殊飲食業亦有其策略,例如能隨時流動的雪糕車。筆者發現,雪糕車近期的停泊位置轉變了,由原來停泊在旅客熱點,變為停泊在一些屋村。這是由於旅客減少,旅遊區的潛在顧客大幅下降;但在屋村,不少街坊仍會落街買餸,或放工回家經過,故在屋村附近停留,遇到的顧客的機會會比在旅遊熱點高,這便是經濟學上以價格機制處理「為誰生產」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