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波裡的口罩

由 1月新型冠狀病毒(COVID-19)爆發以來,除了每天的確診數字,最令香港市民關心的便是「口罩指數」(Masks Index)了。近月就為買口罩而摸熟了亞洲、美洲、歐洲甚至非洲的網購網站;「你有足夠的口罩嗎?」已成為香港人最新的問候語。

初期現象
在疫情初期(一月初),香港口罩市場供應尚算穩定,突如期來對口罩需求上升令不少零售商與藥房加價。如圖一所示,由於部分市民對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的恐懼,購買口罩的人數上升,對口罩的需求上升,在供應不變的情況下,市場價格會由 P0 上升至 P1,交易量會由 Q0 上升至 Q1,廠商的總收入(Total Revenue)上升。

口罩短缺
當商人發現有不少市民購買口罩,在利潤極大化(Profit Maximization)的前提下,便會從不同地方進口口罩,以應付突如其來的需求增加。同時,市民發現疫情比想像中更為嚴重,便購買更多口罩;甚至部分早前未有洞悉市場調整(Market Adjustment)的市民亦開始尋求口罩。以圖二說明,當口罩的需求進一步上升,而供應同時上升;當需求上升的幅度大於供應上升的幅度,口罩價格增加的幅度未能追上需求上升的效果,口罩便會出現短缺(Shortage),即需求量(Quantity Demanded)大於供應量(Quantity Supplied),但同時均衡價格會由P0上升至P1,而交易量則會由Q0上升至Q1,出現市面上大量口罩價格極高,約300元五十個的情況。

口罩過剩?
不難發現,在四月的時間,不但口罩價格回落,甚至看到不少零售店的口罩出現大量存貨,這種現象在經濟 稱 為 「 盈 餘 」 或 「 過 剩 」(Surplus),即供應量大於需求量。
最 初 市 民 對 口 罩 的 資 訊 為 不 完 全 (Imperfect Market Information),大部分市民對其出產地、品質等資訊都不清楚,但隨著市民從不同渠道得知口罩的資訊,搖身一變成為了「口罩達人」,明白選擇防疫口罩要講究PFE、
BFE、VFE與來源地。轉眼間,只有防塵功能的口罩,或來源地不明、欠缺基本資訊的口罩變成了劣等物品(Inferior Goods),而ASTM Level3的口罩自然是優等物品(Superior Goods),當每人有足夠甚至大量口罩存貨的時候,對低規格的口罩的需求自然下降。參看圖三,當低規格的口罩需求下降,但同時供應上升時,口罩價格會回落,但零售商
在短缺時或以高價買入劣等口罩,故仍然以高於甚至大大超離均衡價格的價位出售,便出現盈餘。

減價的效用?
部分商人看到口罩過剩的現象,便會為顧客提供折扣優惠。以圖四表示,提供折扣優惠後,價格由P0下降至P1,需求量由Q0上升至Q1。若需求屬低彈性,需求量上升的百分率小於價格下降的百分率,即需求量上升所帶來的收入增加少於價格下跌所導致的收入損失,總收入會下降,商人將得不償失。現時再路過旺角、銅鑼灣等地,不難發現一些賣口罩的臨時店已結業,更看到店舖的口罩存貨量比想像中多。

結語
「口罩指數」是筆者開玩笑自創的詞語,喜見目前疫情有退卻之勢,但願我們能盡快不再留意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