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談稅制
過往試題參考:DSE2020.10b、DSE2018.14(MC)、2004.10(MC)、2002.11(MC)
翁sir親口解
文字解說
上期說到一般的稅項負擔分配應答小技巧,回想教學生涯中曾提醒學生小心極端情況,即當需求彈性或供應彈性為0與無限時的稅項分配。誰不知在2018年的選擇題考核後,便在2020年首次出現在長題目中,結果一如所料的差,不少同學不明白何謂極端情況,更不懂如何畫出相對應的供需圖,有見及此,翁Sir將用數個步驟教授同學如何達到該結果。
示題
假設A國決定對賣家在市場中售出的每杯珍珠奶茶徵收一項從量稅。在什麼條件下該國的珍珠奶茶買家需承受全部的稅項負擔?以一供需圖加以說明。
Suppose country A decides to impose a per unit tax on the sellers for every bottle of bubble milk tea sold in the market. Under what condition will the bubble milk tea consumer will bear all the tax burden? Illustrate your answer with a supply-demand diagram.
拆題拆字
這類型題目考核了極端情況。從定義上而言,當消費者的需求彈性、生產者的供應彈性是0或無限時,便能得知稅項分配,然而要處理這類型題目,第一步需要了解消費者在哪種情況下才會願意負擔全部稅項呢?首先要明白在哪個情況下,消費者將不會負擔任何稅項,即當徵稅後,供應下降,但價格不會改變的情況下,消費者將不會負擔任何稅項。由此推斷,當物品價格上升等於從量稅金額,即消費者需要承受全部稅項負擔。
但部份基礙較弱的同學,難以單純用概念來分析題目,故此翁Sir建議同學以這個步驟進行拆題拆字:
第一步,從題目分析,消費者/生產者承受全部稅項負擔
第二步,畫出需求完全無彈性、需求完全彈性、供應完全無彈性、供應完全彈性的圖。
第三步,畫出相對應的供應曲線改變(收稅為S向上移動),你便會知道哪個令價格(P)不變,哪個令價格(P) 改變。
第四步,P不變者,即生產者負擔所有稅項、P改變者,即消費者負擔所有稅項。
當需求為完全彈性時(Perfectly Elastic Demand),當從量稅會令供應下降(S上移),價格(P)不變,交易量下降(Q1推移至Q2),生產者要負擔所有稅項。
當供應為完全無彈性時(Perfectly Inelastic Supply),當從量稅會令供應曲線不變,價格(P)不變,交易量不變,生產者要負擔所有稅項。
當供應為完全彈性時(Perfectly Elastic Supply),當從量稅會令供應曲線上移(S上移),價格上升(P1上移至P2),交易量下降(Q1推移至Q2),消費者要負擔所有稅項。
當需求為完全無彈性時(Perfectly Inelastic Demand),當從量稅會令供應下降(S上移),價格上升(P1上移至P2),交易量不變,消費者要負擔所有稅項。
總結
這類型題目曾於近年考核,同學亦要溫習從量津貼(Per Unit Subsidy)的極端情況。
翁Sir信箱
同學若有任何經濟科的問題,歡迎電郵翁sir :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