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會成本(一)
過往試題參考
選擇題
DSE2019.3、DSE2018.3、DSE2017.4、DSE2016.3、DSE2015.2、DSE2014.1、DSE2013.2、DSE2012.2
翁sir親口解
文字解說
經濟理論千萬種,說到最令香港人熟悉的必定是「機會成本」- Opportunity Cost一詞,不論修讀經濟同學、或是任教其他學科的科任老師、甚至家長亦曾聽說這個簡單,卻令人絕望的課題。機會成本一詞是指被放棄選擇中,價值最高的一個。英文卻只有五隻字The highest valued option forgone.,看似簡單但細讀後有一點點深奧。事實這句定義是指面對各種選擇,我們理性地先進行排序,再在這個次序/偏好中選擇,而機會成本是指在「被放棄」的其他選擇中,價值最高的一個,另外由於每人偏好與價值不同、放棄的東西不盡相同,故此就算放棄的選擇看似一樣,但其實機會成本是不會相同。
這期作為例子的,是文憑試中最經典的題型,以下簡稱為「三個選項題」:
示題:中六畢業生俊傑選擇往海外升學,有以下三個選項:
第一選項:去英國倫敦政治經濟學院(LSE)修讀經濟學
第二選項:去台灣國立台灣大學(台大)修讀政治學
第三選項:留在香港大學(HKU)修讀經濟與金融學
做這類型題目首先要把三個選項的價值列出,顯然第一選項的價值必定高於第二與第三選項,如選擇去台灣升學,第二選項便會是已經選擇了的選項,簡稱A;第一選項即會是放棄選項中價值最高的一個選項,簡稱B;而第三選項則會成為放棄選項中第三選項,簡稱C)。
一般而言,文憑試會在三個向度考核學生的分析能力,分別是
1. 已選擇了的選項改變/價值改變(The choice option)
2. 放棄的選項中價值最高的一個的選項價值改變(The value of highest valued option)
3. 放棄的選項中第三選項的價值改變(The third option)
拆題拆字
例如:當題目問到俊傑最後選擇去台灣國立台灣大學(台大)修讀政治學的機會成本會如何改變時
第一步:先分析題目中事件會影響哪一個選項價值,常見情況如下:
情況一:台灣修讀大學的認受性下降
情況二:倫敦政治經濟學院的認受性上升
情況三:倫敦政治經濟學院的世界排名下降
情況四:香港大學(HKU)的排名上升
情況一是指已選擇的選項改變/價值改變,由於這是已選選項,其價值改變並不會影響被放棄選擇中價值最高一個的價值,所以機會成本在這個情況下不會改變。
情況二與情況三是指放棄選項中價值最高一個選項價值改變,情況二是令第二選項價值上升,當倫敦政治經濟學院認受性上升,即放棄選項中價值最高一個選項價值上升,故機會成本上升。而情況三是令第二選項價值下降,當倫敦政治經濟學院世界排名下降,即放棄選項中價值最高一個的選項價值下降,所以機會成本下降。
情況四則是放棄選項中第三選項價值改變。香港大學排名上升這件事會令第三選項價值上升,但我們並不知道價值上升多少,而這個情況有兩個可能答案,其一當第三選項價值上升多於現有第一選項價值,機會成本便會上升;然而,當第三選項價值上升後仍低於現有第一選項價值,機會成本便會不變,在文憑試中便需要寫上—不能確定(Uncertain)。
【奪星必殺技】:價值大法
翁sir建議同學在不同選項上列出其價值(不需要真實,只作排序用途) 第一選項:去英國倫敦政治經濟學院(LSE)修讀經濟學 價值:100 第二選項:去台灣國立台灣大學(台大)修讀政治學 價值:80 第三選項:留在香港大學(HKU)修讀經濟與金融學 價值:60 不論題目問到那一個選項,假設第二選項機會成本改變,即選擇價值80的第二選項,放棄價值100的第一選項。如題目問到第一、第三選項價值改變,便能輕易顯示價值改變與機會成本改變,而問到第二選項價值改變,機會成本則不變。 |
總結
同學緊記翁Sir的奪星必殺技價值大法,一般的機會成本題目便能輕鬆完成。
翁Sir信箱
同學若有任何經濟科的問題,歡迎電郵翁sir :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