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畢業了
《校園經濟》不知不覺陪伴各位逾20年,來到2021年最後一期,讓我們在此做個小小回顧,以這篇「畢業論文」劃上一個完美的句號。
一直以來,我們都努力發掘國際大事及生活時事,從經濟科及企會財科的角度入手撰寫多元化文章及具時事性的練習題目,致力在常規課程以外,為老師及同學們提供「時事補充劑」。
疫情下的今個學年,我們撰寫了「抗疫措施」作為首個封面故事,以違反口罩令罰款來介紹界外效應(Externality),該期同時提到「銅芯口罩」是否免費物品(Free Good)和要求同學畫出通縮差距(Deflationary Gap),而2021年文憑試亦有以「銅芯口罩」為題,要求同學運用界外效應的概念,解釋該補貼口罩如何可以改善經濟效率,若同學有熟讀該期封面,在文憑試的相關題目應能得到滿分。
而過去兩年旅經濟及企會財的專題中,我們加強了國際化視野及選擇更貼近生活的議題,題材多元化,其中曾深入討論英國脫歐、奧運延期、美國救市、長賜號事件等國際大事,同時靂兼顧本地主要時事議題,包括香港抗疫措施、國泰港龍合併事件、保就業計劃及施政報告等。嚴肅時事之外,亦不乏例如鬼滅之刃經濟學、DONKI、男團BTS及MIRROR等同學們關注的生活化題材,讓學習變得更加有趣。同時亦不忘配合考試,例如下表列出的重要文章,和2021DSE考試息息相關:
今年幫助同學溫習相關課題一覽
期數 | 今年文章及練習 | 2021DSE題目 |
經濟 | ||
9A | 居家隔離令:運用界外影響概念,解釋政府對違反隔離令市民進行懲治可以改善經濟效率 | 「銅芯口罩」:運用界外效應概念,解釋補貼口罩如何可以改善經濟效率 |
解釋免費銅芯抗疫口罩是否免費物品 | 銅芯口罩是否免費物品 | |
10A | 外傭有價有市:香港的勞動人口與輸入外勞 | 輸入勞工與勞工的供需圖(Labour Market) |
存款創造(Credit Creation)、更改法定儲備比率(RRR)與公用品(Public Good) | 上調法定儲備比率如何影響貨幣供應,與及銅芯口罩是否公用品 | |
11B | 港龍倒閉,國泰港龍合併事件 | 從國泰港龍合併故事,以食物製造商為題為國泰提供食物供應的收購 |
1A | 超級市場的市場結構:為何不屬於完全競爭? | 手提電話市場為什麼不是完全競爭? |
1B | 聯儲局購債增加貨幣供應 | 聯儲局公開市場操作,如何令產出上升? |
3B | 移民對香港短期及長期實質產出及潛在產出的影響 | 在短期中,經濟衰退及廠商倒閉如何影響產出水平? |
商業 | ||
9B | 「iPhone大眾化背後暗藏商機?」–高科技消費品在推出時的定價策略及其目的 | 為新玩具車建議定價策略並說明其目的(II)5(b) |
10B | 「投資商舗的目標與考量」–計算購置商舖的淨現值及應考慮的非財務因素 | 計算電子商店的淨現值及應考慮的非財務因素(II)5(e) |
11A | 「裁員」滾滾來」–國泰航空的裁員潮及向員工推出自願提早退休計劃 | 為健美中心建議解決教練過剰的方法(II)7(a) |
12B | 「八面玲瓏的債券」– 比較債務融資及股本融資 | 建議其他方法而非借取一年銀行貨款來融資川)6(b) |
3B | 「開創事業新跑道」–以獵頭公司為企業招聘管理人員 | 獵頭公司聘請高級經 理的優點(II)6(e) |
滿足趣味學習之餘,我們堅持維持由資深經濟科及企會財科老師組成的作者班底,更逐年加強質素,於是今年經濟科及企會財科練習題較往年大幅增加至每期6頁,其中經濟科資料回應題(DRQ)更是每期皆有。最近兩年我們亦不斷嘗試創新,包括首創應試專欄「奪星必殺技」,由翁Sir拆解高難度經濟試題,由創業家分享創業心路歷程的《智識營商》等。
表一:《經商學院》八大加強重點
1原班人馬,編委及作者皆為資深經濟科及企會財科老師 |
2國際大事及生活時事入文,趣味性高 |
3每期6大頁經商試題,DRQ每期一篇,全港獨家 |
41000+條經濟MC及短題目題庫,大數據分析答題強弱點 |
5奪星系列:經濟科《奪星必殺技》及企會財科《初試提星》,提升同學答題技巧。 |
6附送國際及本地時事教學用PowerPoint,配合教學所需 |
7全方位網上學習平台:練習題名師教學短片全年更新 |
8各類實體活動:應試工作坊、商業案例學界賽、影子實習生計劃 |
我們力臻完美,同時亦虛心聆聽,今年有老師和同學反映,文章提及的經濟和企會財概念較為高階,中四及中五同學較難消化,試題練習亦傾向將不同難易度題目混合在同一篇題目內,雖然能模擬真實考試情況,但較難兼顧不同學習程度的同學,為此我們將為日後文章及題目作出適當分類和標示,以方便低年級同學學習及應用,同時亦會為雜誌內文章推出教學用簡報,網站題目亦會作適當分類,以滿足各位老師及同學需要。我們明白教學資訊準確極其重要,因此會持績邀請更多資深名校老師加入《經商學院》編委會,以確保資訊準確性及學術正確性。
教育是一個等待收成的過程,豐盛的稻田可能一早已放在大家面前,但收穫多少則要視乎自己的意願。我們《經商學院》會做的,就是從旁提醒同學,前面可以有多豐盛,把可以用的工具交給他們。坦白說,並不是每個人都會喜歡經濟科、或是自願選擇經濟科,但這段時間內,若能令同學們從經濟概念中學習’或是能在生活中應用一點點的經濟理論,擁有那怕一點點的經濟思維,我們《經商學院》團隊便心滿意足了。
各位老師、同學,隨著放學的鐘聲響起,讓我們相約在另一個地方,來年以《經商學院》的面貌再次見面,好嗎?
Leave a Reply